8月13日,四川成都彭州市的生猪养殖大户徐少华一年前投保的生猪价格指数保险到期中止。一年算下来,其获得的理赔款超过7万元。在今年生猪价格持续低迷,养殖户普遍亏损的严峻形势下,徐少华称这真是雪中送炭。
近年来,猪肉价格坐上“过山车”,肉贱杀猪、猪少价高的恶性循环成为养殖户的噩梦。作为育肥猪调出大县,彭州1700多户生猪规模养殖场也深受其害。为了增强养殖户对抗市场风险的能力,保障养殖业平稳发展,彭州在全省率先开展生猪价格指数保险的试点工作。半年后,成都市龙泉驿区也跟进试点。这项针对育肥猪价格的创新保险产品,运营情况究竟如何?记者进行了调查。
生猪市场持续低迷,养殖户最高获赔70余万元
去年8月13日,彭州市志飞养殖场、华红养殖场的老板徐少华、唐书华两人分别与中航安盟财产保险有限公司(下称“中航安盟”)正式签订育肥猪价格指数保险合同,各自为1200头育肥猪投了保。按照试点政策,84元的保费,彭州市政府承担70%,养殖户自缴30%。
“自己缴了3万多元的保费,不知道是不是白给保险公司了哦。”徐少华说,一开始自己也有这样的顾虑。7个多月后,他收到了中航安盟保险公司发来的理赔信息,获得投保以来的第一笔理赔款,共计5250元。谁也没想到,这仅仅是理赔的开始。
2014年1月以来,育肥猪价格持续下跌,4月份达到最低谷,一直徘徊在11.2元/公斤,猪粮比也历史罕见地跌到4.5左右。按照老徐的经验,随着市场消费需求增加,五六月份将进入价格上涨周期,市场行情将逐步向好。
从一头母猪起家,养了20多年猪的老徐没有判断错:5月中旬,育肥猪价格迅速回调,一度接近14元/公斤。但上涨势头很快疲软,5月底以来,育肥猪价格持续小幅下跌,到6月底,生猪价格仅13元/公斤左右,猪粮比快要跌破5。这个月,老徐收到的第二笔理赔款也成倍增长,达1.65万元。
“生猪的保本售价大概在7.2元/斤,今年最低时跌到5.6元/斤,每斤亏损1.6元,按每头育肥猪重200斤算,卖一头猪亏损最高达32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