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5月4日-5月9日统计期内,统计的22个地区中,各地区的生猪价格均呈现较大程度的回升,其中广东省上扬幅度最大,高达35.57%,福建与广西省也不甘示弱,上扬幅度分别为33.36%和32.13%。湖南、浙江、江西、河南、上海、辽宁、天津、湖北、江苏地区上扬幅度也在20-30%之间。甘肃省上扬幅度最小,为8.98%。其他地位本周生猪价格上扬幅度为10-20%之间。
纵观统计的22个地区生猪价格,浙江省生猪价格最高,表现为14.74元/kg,福建省紧随其后,表现为14.55元/kg,广东、广西、上海、天津、湖南、江西、江苏、河南、湖北地区生猪价格也较为乐观,均为13.00-14.00元/kg之间。甘肃、黑龙江、山西地区的生猪价格受这波涨幅影响相对较小,分别表现为11.53元/kg、11.58元/kg、11.83元/kg。其他各地区生猪价格处于12.00-13.00元/kg之间。
本统计期内全国生猪平均价格为12.99元/kg,较上周上扬了20.72%,较去年同期上扬了5.87%;仔猪平均价格为25.21元/kg,猪肉平均价格为18.51元/kg,玉米平均价格为2.39元/kg,豆粕平均价格为3.95元/kg。五项价格均较上周有所上扬。
本周猪粮比价为5.45:1,较上周上扬了4.56%,较去年同期上扬了5.83%,尽管生猪价格抬头有劲,但苦于猪价低迷期养殖利润亏损严重,原料价格也有上扬之势,养殖户仍叫苦不堪。
据反映,本周生猪价突然大幅上涨,前期猪价过低导致存栏减少,是猪价上涨的主要原因。据农业部统计数据,截至3月底,能繁母猪存栏量为4791万头,已处于农业部“4800万头”的预警线以下;另一方面是春节前后的仔猪腹泻和五号病,仔猪死亡率高,部分规模化养殖场发病厉害,疫情持续时间长。那时的仔猪正赶上5月份出栏,猪源进一步减少;据许多养殖户反应,猪价下跌期间各省也自行开始托市收储(省储),整体存栏量确实有所回落。
主观需求方面,五一假期风和日丽,人们迎来春节过后第一个出游高峰,沉寂于“八项规定”中的餐饮业有所恢复,但与以往不同的是,多以家庭聚餐为主,这或对猪肉消费提振起到显著影响;“禽流感”事件已淡淡渐出视线,禽业恢复,禽肉价格走高,禽肉消费下降,继而转向猪肉消费,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猪肉消费量;另外,随着天气转暖,大批外来务工人员陆续返城开工,也在一定程度上提振了猪肉消费。
宏观调控方面,4月开始,政府或已开始严格监管、限制一些猪肉产品的进口;国际贸易方面,美国新型腹泻病泛滥,严重威胁美国猪肉市场,并造成美国猪肉价格上涨了10%甚致更多,我国海关加强限制进口,或对此次猪价上扬有一定作用。另外,随着俄乌局势的紧张,俄罗斯从乌克兰、欧美国家的进口猪肉贸易将长期受到冲击,俄猪肉原料供应出现困难,俄联邦将考虑从中国进口肥猪肉和猪肉。
面对突然大幅上涨的“猪价”,很多养殖户表示不可思议,绝大多数养猪户已停止了大面积宰杀母猪的行为,其中相当一部分人开始“压栏惜售”。生猪供给量骤降,且生猪上市体重的下降,食品企业猪源采购难度大,前期供给过剩已经反转为供给紧缺,生猪总体供给偏紧的状况或会持续一段时间,市场行情后市表现总体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