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水产养殖模式持续多年,不少水产养殖户也曾思考过改变,但是面对新的水产养殖品种,新的水产养殖技术,改变起来相当不容易,而且风险无形中增加很多。就拿大闸蟹养殖来讲,这几年江苏地区很多养鱼户看着养殖大闸蟹效益可观,于是纷纷改养水产,几年下来,真正盈利的不到1/3,大部分是平本或亏损状态,不少人不得已还是继续养鱼。
笔者从事水产行业一线工作多年,特别理解水产养殖户两难的处境,于是游走各地询问和了解最佳的市场养殖品种和模式。继四年前推广混养塘增加花鲢比例(100尾/亩)取得成功以后,今年春季,笔者在江苏、安徽、山东等地推广养殖塘套样中华胭脂鱼(一帆风顺)(如图)模式,每亩放养比例30-50尾,胭脂鱼食性鱼花鲢接近,胭脂鱼春季放养5公分规格苗,年底达到一斤以上,可以上市,塘口价30元左右每斤,该品种可以越冬。我们可以简单算了一个账,拿20亩鱼塘为例,放养40尾/亩,年底按每条一斤计算,成活率90%,产值20000多元,除去苗种和培水投入5000元,该塘口纯收入增加15000元。这增加的部分用于支付塘租和水电基本够了!很多养殖户担心养成了没有销路。我这里有不少江苏客户打算养成后卖给垂钓塘,胭脂鱼代表着吉祥,很受钓友喜欢,也是馈赠的佳品,更是餐桌佳肴。此外套样鸭嘴鲟鱼(即匙吻鲟)也是不错的选择。
值得一提的是笔者在与几个大型饲料企业领导交流以上内容时,得到了高度赞同,并下达指示,在各市场大力推广。未来不久此养殖模式将会在全国推广开来,期待着这一天早日到来。当然养殖有风险,投资需谨慎,胭脂鱼这个品种最大的不足是耐低氧能力差,和鳜鱼差不多,所以养殖户需要根据自己鱼塘的基本情况来决定是否养殖。
另外,借此机会特别想和行业朋友分享这样一个观点:无论是经销商、鱼苗企业、饲料企业、鱼药企业还是机械企业,我们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是养殖户盈利,行业竞争加剧,我们时常在感叹前途渺茫,未来路在何方,不妨想想,咱们每次与自己客户见面时除了直接的生意交谈以外,有没有更多的为他们提供一些行业信息和发展建议。如果有,那恭喜阁下,未来是您的,当然如果没有,结果是可以想象的。再次祝愿行业在我们所有人共同的努力和推动下健康,可持续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