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9月,国内生猪养殖业在经历了夏季上涨行情后逐步回归市场供求基本面。随着双节的到来,各地生猪出栏数量均呈现上升趋势,加之部分地区储备肉投放市场增加了猪肉市场供应,生猪价格承压后弱势震荡。当然,据JCI了解,尽管生猪出栏价格回落,但总体跌幅相对有限,生猪养殖效益依旧维持在中等偏上的水平。另外,根据目前生猪存栏结构显示,中小猪只的比例高于大猪,这将有利于四季度国内猪料消费的继续回升,而今年新粮上市步伐的加快也将巩固生猪养殖效益继续维持在成本线上方。
2、今年9月国内生猪市场主要影响因素及热点事件分析
2.1 双节临近带动毛猪出栏数量增加,储备肉同步投放市场
进入9月份后,国内毛猪出栏数量总体呈现上升趋势,各主要养殖区域的毛猪出栏数量较8月份增加1~2成,猪价应声下滑。主要原因有:
第一,7~8月持续性的高温天气导致南方主要生猪养殖区域的毛猪生长速度放缓,猪价持续上升导致养殖户压栏,而这部分的猪只大多集中在9月份时陆续出栏上市。
第二,双节临近,屠宰场收购力度开始有所加大,而养殖户的出栏心态回归理性,节前猪源供应开始呈现放大趋势。
第三,冻肉储备投放市场。受上述因素影响,9月国内毛猪价格承压后逐步下滑,但总体价格跌幅相对有限。
2.2 豆粕价格高企影响自配料成本,猪价回落略微压缩盈利空间
今年9月,国内豆粕价格在到港数量下降和饲料消费快速回升拉动豆粕消费量增长的影响下,豆粕现货价格持续高位运行。截止至9月末,国内豆粕现货价格水平仍然维持在4400-4600元/吨之间。和其他主要饲料原料价格相比,豆粕涨幅较为明显,对养殖户自配成本压力带来影响(目前,我国猪粮比价依旧维持在6:1的盈亏平衡点上方,养殖户平均盈利区间在100~150元/头,自繁自养为主的养殖户盈利水平依旧可观)。
2.3 生猪存栏水平继续上升,中小猪只比例较高利于猪料消费增长
根据农业部公布的数据显示,截止至8月末,我国生猪存栏量达到4.59亿头,其中能繁母猪存栏量重返5000万头的高点。此外,据JCI了解,目前存栏的猪只中,中小猪比例占到5~6成,而这些猪只大多为供应明年的元旦和春节市场。按照生猪饲养周期4~6个月时间推算,四季度存栏猪只对于饲料消费将达到一个高峰期,在不出现疫病导致猪只死亡的情况下,后期国内猪料消费将继续保持稳步上升的趋势。
总体来看,9月国内生猪市场虽然在供应量放大的趋势下承压弱势震荡,但总体跌幅有限,养殖效益依旧维持在盈利区间。对于10月份猪市行情趋势,JCI分析认为,国庆长假过后,市场消费会进入阶段性的淡季,猪市仍将承压下滑,预计10月市场将以弱势运行格局为主。